以江苏为例,2016年10月,江苏省按照“停业、连续三年以上亏损且严重资不抵债”的标准筛选出120多户省属“僵尸企业”,截至2017年上半年,江苏省已清理退出30户“僵尸企业”,还有90多户企业等待相关处置措施。而在2018年底前,计划内“僵尸企业”要全部处置出清。
政府部门能制定“黑名单”制度,惩戒失信行为、处罚“老赖”群体。可政府部门如果失信了,又有谁来惩戒、处罚?
《小盲盒,缘何"开出"百亿元大市场 买的就是好奇心》目前,一些省市已就创新“僵尸企业”处置措施进行了尝试。2017年12月8日,浙江省召开处置“僵尸企业”工作电视电话会议,会上提出,要通过市场倒逼机制、优胜劣汰的市场良性循环机制,推进“僵尸企业”实现市场出清,防止非市场化的行政手段过分干预。广东省早在2016年就提出,国有集团属下“僵尸企业”可通过产权转让、资产处置等多种形式由社会资本控股经营。




